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酒都风华录”系列报道
文化IP赋能,酒旅融合绘出“醉”美风景

“酒都风华录”系列报道|文化IP赋能,酒旅融合绘出“醉”美风景

发布日期: 2025-04-19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随着游客对深度体验和文化内涵的需求日益增长,“酒旅融合”这一旅游新趋势悄然兴起,通过白酒文化与旅游体验的深度结合,让游客沉浸式感知酿酒工艺精髓,解码中国酒文化基因。

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唯一一个“中国白酒之都”,宿迁有着深厚的酒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宿迁以规划为引领,用系统性思维开展酒文化挖掘、打造特色项目等工作,通过独特的酒文化传播,让“酒都”理念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让每个来到宿迁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酒都”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提升宿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酒旅融合、“酒都”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酒”已然成为宿迁的独特标识和文化符号,成为喜爱酒文化游客的必“打卡”城市。

业态创新,从“卖酒”向“卖生活”转变

从洋河陶坛库、白酒银行、百年地下酒窖到双沟珍宝洞、酒海,再到泗阳五里井、汉文化广场,在宿迁处处可以体验到飘着酒香、透着酒韵、浸着酒味的“酒都”名城魅力,每天都有数千名白酒爱好者预约参观。

“这里是洋河酒厂新落成的陶坛库,算得上是‘天下第一坛’。洋河的储酒规模已超百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陶坛储酒库区。”近日,在市洋河新区的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导游带着游客沿着玻璃栈道边走边观赏庞大的陶坛库群,仿佛置身于酒文化历史长河。

“所到之处琳琅满目都是酒,整个洋河的酒品牌让我大开眼界,酒文化氛围感很强。每参观一处我都会拍照留念,发给我的酒友看一看,推荐他们也来‘打卡’。”南京游客杨青沉醉地说。

一年多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洋河、双沟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洋河地下酒窖遗址改造、洋河股份展览馆建设、双沟酒业酒文化体验中心建设等项目建设,多样化、差异化打造酒文化旅游项目,将白酒文化转化为独具特色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走出了一条酒旅融合的发展新路。

江苏洋河文化旅游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坚持市场化运营主线,持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在酒文化传播、景区品质提升、品牌文化赋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2024年,洋河文旅实现营收2800万元,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酒庄建设,让酒旅融合持续“长红”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

酒旅融合的背后,隐藏着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构建“酒+”新生态的深远谋略。这一进程以新消费场景的持续迭代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纵深实施以及全产业链韧性的不断增强为关键驱动因素,宿迁酒旅产业正加速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能。

2024年,宿迁紧扣“中国酒都核心区”发展定位,强化酒旅深度融合,出台了《宿迁市酒庄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支持建设集酿酒、储酒、观光体验、展览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酒庄,全力打造沉浸式的酒文化体验示范区及全国白酒酒庄建设示范区。

当前,一系列酒庄项目已经在市洋河新区先行推进。江苏乾隆江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汉匠坊酿酒有限公司等重点酒企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特色酒庄。

“我们深度挖掘中国白酒文化,把诸子百家思想融入品牌理念,打造出集历史文化展示与汉文化场景体验于一身的酒文化体验园。游客在酒庄既能了解品牌文化与酿酒原料甄选标准,又能在酿造车间感受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和老窖池的底蕴。”江苏汉匠坊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振东说。

酒城融合,全力守护酒文化根脉

在宿迁,出了高铁站就能看到占地11万平方米的酒都广场;总投资20亿元的洋河大道;建筑面积3900平方米的中国酒道博物馆;高标准打造的酒都公园……

通过几年卓有成效的建设,宿迁已经将酒元素全面渗入城市肌理,加快建成了一批象征文化的地标建筑、引以为傲的旅游胜地、脍炙人口的酒文化精品。“在宿迁漫步,能深切‘体会’到无处不在的酒元素。”沈阳游客何旭感慨地说。

随着一系列举措的落实,宿迁“中国白酒之都”的形象日益立体和丰满起来,一座飘着酒香、透着酒韵的“酒都名城”正名扬四方。“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策划,推出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挖掘全市酒文化旅游区特色亮点,串联景区景点,实现景区联动,让游客在人文体验、风景观光中充分享受我市酒旅融合的新成果。”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殷朝阳 丁国灿 吴炳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