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并就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出明确要求。“新质生产力”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被广泛热议。这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考察调研等不同场合,发表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本质特征、核心要素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遵循。
去年以来,宿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始终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搭建平台载体,培养优势人才,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为江苏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增光添彩。
聚力平台搭建这一着力点
释放科创赋能引领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
由此可见,搭建平台在科技与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宿迁坚持把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牛鼻子”,积极围绕未来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升级,集聚人才、技术、金融和政策等创新要素资源,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截至目前,全市建有产业技术研究院2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368个,涵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生物技术、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领域,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5.7%,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70.2%。
聚力平台搭建这一着力点,全市各地、各部门在高水平建设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等载体平台的同时,依托这些载体平台持续整合、引进各类创新创业资源,探索“全过程创新、全要素集聚、全链条加速”的科技载体建设运营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8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宿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宿迁分院在第三届宿迁人才发展大会上签约揭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拨投结合”重点项目落户宿迁实施细则(试行)》随即出炉,以灵活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机制,推动科研与产业“双向奔赴”实现重大突破。
在优质载体平台支撑下,宿迁科技创新水平迅速提升。2024年,我市入选全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单,位居第61位。
聚力人才赋能这一关键点
塑造“四链”融合优生态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简称“四链”)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
推动“四链”融合乃至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宿迁坚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以人才“第一资源”赋能创新“第一动力”、支撑发展“第一要务”,科技人才总量连续攀升。
一方面,宿迁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2024年以来,先后与重庆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对接活动,2024年开展大型产学研活动116场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33项。此外,宿迁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落地。2024年,宿迁实施高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8项,目前已有27套设备获批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产品。
另一方面,宿迁不断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围绕破除产业发展瓶颈,加强资金、土地等要素改革,打好“市场+金融+人才”组合拳,畅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宿迁通过聚集“加强和改进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拓展信贷支持范围,建立健全以“苏科贷、科创投、知识产权质押”为核心的金融赋能体系,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高效对接。2024年,宿迁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8笔、金额33.55亿元。
聚力产业升级这一突破点
绘就创新发展新图谱
以建设全省绿色建材产业主承载区为抓手,加快产品迭代升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着力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家居制造基地;以功能性、高端化膜材料为重点,积极扩投资、促创新、拓市场,加速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膜材料产业体系;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互促共进……
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宿迁持续调整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接续实施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体根基。
一直以来,宿迁的传统产业支撑作用明显,规上工业增加值和营收占比均超七成、利润超九成。为持续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存量焕新,宿迁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三年行动,大力开展产业结构优化、设备更新改造产品提档升级等七大行动,“一链一策”推动传统产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与此同时,着眼新兴产业发展,宿迁出台了《宿迁市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加快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为主的“4+X”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格局,促进更多新兴产业集群突破。
为抓好未来产业“变量突破”,宿迁积极对接省“10+X”未来产业体系,审慎选择赛道,切实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记者 史雅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