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我市城镇污水处理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 2025-04-16 来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访问量:【字体:

做好城镇污水处理是建设美丽中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市住建局围绕污水产生、转输、处理全过程,聚焦源头、管网、处理厂各环节,坚持问题导向,系统综合施策。根据近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2024年江苏省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报告》,我市“公众对污水集中处理情况的满意率”82.1%,位列全省第五。

(一)聚焦源头收集管控,推动污水应收尽收。一是突出雨污分流改造。印发《宿迁市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三年行动方案》,按照“用地红线内管网排查改造由其行业管理部门牵头”的原则,组织生态环境、机关事务、卫健、教育等相关部门分年度压茬推进分流改造,已累计完成各类学校、医院、单位庭院等雨污分流改造项目105个,总投资10.35亿元。二是突出达标区建设。成立提质增效专项工作组,大力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建成提质增效达标区162.3平方公里,累计整治“小散乱”排水户2000余个,提前完成2025年60%的目标任务。三是突出污染源头减排。以入选国家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因地制宜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总量的汇集,海绵城市达标区占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比例为51.3%,2024年顺利通过国家海绵城市试点验收。

(二)聚焦过程输送网络,消除收集管网空白。一是强化管网建设。紧扣中心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污水管网建设,不断提高管网覆盖密度,出台《宿迁市排水管网建设工程技术规定(试行)》,进一步明确管道的材质、管径等相关标准,确保新建管道的质量。近三年累计新建、改造城市排水管网270公里。二是强化管网修复。按照《江苏省城镇排水管网排查评估技术导则》,分年度、分片区开展管网检测,中心城区2000公里管网基本实现检测全覆盖,针对管网破损、穿刺、入渗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动态清零机制。三是强化厂网一体化管理。按照“管厂必管网”原则,因地制宜推进厂网一体化管理。市管区、宿城新区、老城区涉水设施已分期分批移交给项目公司进行统一运维管理,宿豫区管网、厂站也已全部移交区水务集团管理。参照上海、扬州等厂网一体化改革模式,进一步深化中心城区排水管理体制改革。

(三)聚焦终端处理能力,提升安全运行水平。一是加快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按照“互联互通、分质处理”的总体原则,先后完成宿迁经开区河西污水厂新建、宿豫张家港污水处理厂扩建、湖滨新源污水处理厂改造等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新增污水处理规模约31万吨/日。今年,继续实施湖滨新区祥和污水处理厂等,不断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二是加快污水处理厂互联互通。为进一步缓解城市污水厂“吃不了”和“吃不饱”难题,已先后完成青年路泵站、南海路泵站、古城路泵站、果园泵站、清水河泵站等3个区的7个互联互通泵站建设。2024年完成东吴路泵站,增加城区污水处理厂联通能力,确保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三是加快推进污泥规范化处置。常态化开展污泥规范化处理处置执法检查,积极协调推进中心城区污泥处理处置特许经营项目建成投运。截至目前,全市6家污泥处理单位日均处理能力超过2000吨,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