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宿迁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线上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 2021-08-03 来源:访问量:【字体:

市应急管理局:“五个突出”为民办实事

宿迁市应急管理局找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结合点,聚焦提高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突破口,精心谋篇布局,着力真抓实干,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突出主动服务,解决企业“难堵点”。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多次到重点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帮助企业把脉问诊,消除企业安全隐患,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市应急管理局组织相关部门及32家重点企业主要负责人赴常州、扬州等地先进化工企业参观培训,改进提升重大危险源等重点场所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我市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增强企业专业应急救援力量,市应急管理局动员组织成立了我市第一支由政企共建的专业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救援队主要负责我市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泄漏等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超出事发单位处置能力的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填补了我市危化品救援力量的空白。 

二是突出精准帮扶,筑牢保障民生“防火墙”。为防止因灾致贫、返贫,市应急管理局牵头制定了《宿迁市市区公共安全城乡住房救助保险实施办法》,由政府出资为城乡住房购买自然灾害公共安全救助保险,城镇住房房屋及其室内附属设备最高可赔付18万元/户(室内装潢最高可赔付12万元/户),农村住房房屋及其室内附属设备保险金额最高可赔付18万元/户(室内装潢最高可赔付4万元/户)。2021年市区城乡住房保险参保户数共计457010户,参保率为100%。 4月30日,我市多地出现强对流天气,造成2150人受灾,受损或倒塌房屋12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1534万元。灾情发生后,市应急管理局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和企业做好救灾资金拨付、物资调拨、保险理赔工作,共临时救助受灾群众432户,发放救助资金52万元,组织保险公司完成快速理赔12.99万元,灾后群众生活和社会秩序得到迅速恢复。

三是突出改革创新,增强审批监管“高效能”。市应急管理局致力优化营商环境,在规范《特种作业操作证》审批程序、严格发证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考试计划、发证申请、行政审批、信息报送等四项机制,强力压缩办理周期,发证时间由2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以内,为全省最快。为加强对烟花爆竹行业的监管,市应急管理局探索建立了“互联网+烟花爆竹”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实时监管、AI分析、智能检索、人脸识别、APP管理等六大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监管对象多、监管人员少的难题,以信息化提高监管效能,提升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是突出应急准备,当好群众“守夜人”。为帮助群众及时获取灾害气象信息,市应急管理局汇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等各类服务对象3万多个,接入应急广播11000余个,今年以来已累计群发预警信息80余万条次。为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强化手机铃声响“3声接通”和值班人员“1分钟到位”要求,严格执行“四位一体”值班制度,24小时应急值守,随时待命。同时,积极调度应急救援队伍,投入100余万采购各类应急装备物资,安排企业备置沙袋、水泵、发电机等应急设备5000余台套,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调度快。

五是突出宣传教育,提升安全防范“潜意识”。今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利用“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安全宣传“五进”、燃气安全“环市行”等活动契机,围绕小区居民防火灾、防燃气、防交通、防溺水、防电气等事故以及未成年人和孤寡老人防意外伤害等内容,积极开展各类安全宣传咨询活动2600余场,并组织“测测你的安全力”知识竞赛,近90万人次参与。通过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现已在2589个餐饮经营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建成了6个安全文化主题公园、2个生命安全体验馆和28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公众的安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市商务局:多措并举推动商务暖企惠民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商务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职能,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企业和群众兴办更多实事、好事,持续为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添砖加瓦。

一、“菜篮子+电商”打破时空限制,商务为民促就业助增收。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强支撑。制定出台《关于推动电商人才联网强市的实施方案》《2021年度全市电商人才培训实施方案》,加大电商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全市“千名拔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选拔工作。今年5月,我市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电商短视频与直播大会(宿迁),840名选手报名参赛,10名选手晋级全国总决赛。二是深化对接合作拓市场。召开专题对接会,推动项目实施载体“迁万家”平台与商家门店、生产基地、物流企业等市场主体精准对接,遴选了20余个优质商家和2个产品供应链基地。对接市外优质资源,充分利用省商务厅搭建的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与社区电商运营成熟企业苏州食行生鲜建立合作关系,帮助提高运营和管理水平。三是举办主题活动优环境。成功举办第三届运河品牌电商大会,“网上菜篮子”相关领域专家、企业代表30余人参加大会。开展2021“迁万家”网上年货节活动,上线商品2000多种,日均销售超过1000单,日均销售额超过10万元。与京东集团合作,举办宿迁京东网上年货节活动,13余万件与宿迁相关联的3C、家用电器、日用百货、工艺花卉、食品饮料等商品参与活动,销售达到6600万元。

二、“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组团”来袭,带动消费重旺城市“烟火气”。一是云上嗨购,打造“政府+媒体+商家”的宣传模式。2020年6月以来,分别与微信、支付宝、京东合作,围绕购物、餐饮、图书、住宿等行业,面向所有市民及来宿游客,累计发放3000万元消费红包。动员中心城区100余家餐饮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通过“嗨宿迁”电商平台报名参与“寻找宿迁味道活动”,最终评选出中餐、火锅、烧烤、小吃类嗨在宿迁•品尝宿迁味道“十佳餐饮企业”各10家,并对获选企业集中授牌和宣传推介。同时通过“嗨宿迁”平台发放40000元美食通用现金券,活动共获得780万人关注,15.8余万人参加。二是线下消费活动主题不重样,激发市场活力。今年4-5月,组织中心城区购物中心、百货店、综合超市等商家围绕“周末嗨购”“全城优惠”“主题促销”内容排定各类促销活动100余项。活动期间,市区重点商家实现销售额3.05亿元,同比增长40.6%。举办2021“酒都不打烊”暨啤酒美食节活动,现场设置啤酒展示、啤酒品鉴、啤酒畅饮、特色美食、文创和非遗集市等板块内容,开展文艺演出和游戏互动,活动吸引市民游客6万余人次。

三、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助力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一是推行开发区区域评估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区域评估是由政府对投资项目审批过程中涉及的土地勘测、气候可行性及环境评价等事项进行统一评估,变“单个项目评”为“区域整体评”,变“企业付费”为“政府买单”,变“申请后审批”为“申请前服务”,可以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减环节、省时间、降成本。目前,全市各开发区平均完成区域评估事项4项,成果运用案例超过 400 例。苏宿园区积极探索区域能评环评改革, 13 个项目通过区域能评审查,合计节约时间 90 天、费用 18 万元;区域环评审查由原先10 个工作日压缩为当场办理,大大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成为江苏省改革经验案例,在全省推广。沭阳经开区为工业项目提供地质灾害评估查询和成果共享,仅5个企业就减少约 30 万元的评估经费、50 天的评估时间。宿城开发区将矿产压覆评估应用到12家企业中,土地勘测项目工期缩短了约2个月时间,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约了1.2万元。二是以“问题清单”为导向,建立 “三清单一专员”服务企业新机制。印发《关于建立“三清单一专员”服务机制推动外资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在全市建立外资项目清单、到资清单、问题清单和外资企业服务专员的服务外资企业新机制,打造线上线下、市县联动、部门协作的多层级、立体式服务体系。推动重大外资项目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推动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和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

四、积极引导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拉动我市外贸企业发展“强引擎”。一是大力实施“宿贸迁云”工程,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参展。组织76家外贸企业参加129届广交会线上展会,共开设115个展位,近100个直播间,吸引近2万人次访问,我市企业与国际客户累计达成成交意向3000万美元。推动200余家企业参加“江苏优品 畅行全球”对接会、“2021年江苏品牌产品线上丝路行(宿迁专场)”等线上对接会,帮助企业多渠道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持续做好企业帮办服务,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搭建“政银信企”合作平台,帮助外贸企业获取“苏贸贷”融资5250万元。上半年,累计推动156户外贸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突出品牌梯度培育,上半年,共组织12家企业申报“2021-2023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后备库”。三是加快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推动企业借助新模式开拓市场。重点推动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电商企业升级跨境电商、大众创业深耕跨境电商和内贸企业拓展跨境电商。建立1-3天短期培训班、2个月中期孵化班和校园人才培养长期班三类人才培养机制,已联合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开展培训30余场,累计培训1000人次。招引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速卖通等6个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在宿设立服务机构,目前,全市有跨境电商注册企业700余户,有实绩企业近200户。

市水利局: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水惠民生落地见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水利局聚焦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紧密结合部门职责,按照切口小、发力准、效果好的要求,深入谋划推动17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聚焦防汛抗旱,筑牢人民群众安全防线。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超前准备,全面落实各项措施。设立5个重点区域防汛工作组,压紧压实责任,形成“整体有力、重点突出”的防汛抗旱工作格局。按照查严、查细、查实、查全“四查”要求,全覆盖排查度汛隐患,对18项重点险工进行应急处置,夯实度汛基础。提前下达市级防汛经费500万元,组织开展防汛抢险业务培训180人次,修编中心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了堤防抢险、滞洪区撤退等演练方案,储备块石10万吨、木材849立方米、编织袋206万只,组建了5支、150人的防汛机动抢险队,62支、5200人的水利工程抢险队,防汛会商系统实现市、县、乡三级互联互通。全力做好沂沭泗地区洪水和第6号台风“烟花”的防御工作,确保防汛安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聚焦工程项目,完善水惠民生工程体系。实施一批流域重大工程。持续推进淮河流域平原洼地治理、新沂河灾后应急治理、黄墩湖洼地治理、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近期治理等流域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筑牢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实施一批区域基础工程。加强谋划研究,加快实施中运河宿迁闸至刘老涧段整治工程、西民便河(小口子至大王桥)治理工程、古山河治理工程等区域重点工程,有效减轻了地区防洪除涝压力,提高了水资源调控能力。实施一批农村民生工程。先后完成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18个,新建、改建高标准防渗渠道约1100千米,农村河道疏浚土方达到3300万方,15个灌区创成节水型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90万亩。对全市144个乡镇用水困难小区开展排查政治,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网21.8千米,全力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三、聚焦改革创新,破解水利服务发展瓶颈。全面深化各项改革,研究排定27项改革创新事项,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着力实现工程提标、服务提质、管理提效。开展涉水审批“多评合一”,减少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河湖长制“1+1”工程,建立“河长+管家”工作机制,在跨界河湖上建立联合河长,提高治水管水水平;推进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高水资源的管控水平,促进沿线水工程效益发挥。探索地下水水权交易改革创新,开创全国水权交易先河,交易水量20万吨,惠及40余家酒企,既保护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又助推了白酒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四、聚焦长效监管,维护河湖良好生态环境。贯彻落实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总基调,发挥河湖长制作用,着力抓好河湖、水土保持等专项整治工作。着力深化河湖长制。探索建立河湖长制“1+1”机制,出台《跨界河湖联合河长制实施细则》,凝聚河湖上下游、左右岸协同治理合力;在全国首创“河长+管家”模式,聘请133名河湖治理专家担任市级河湖管家,形成“行政+技术”河湖管理格局,提升管护质效。洪泽湖3551条住家船、19条餐饮船全部整治到位,超前完成省高质量考核个性指标任务,推动湖区生态环境与船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着力巩固两湖禁采成效。持续保持“两湖”禁采高压态势,创新开展河湖联动巡查,查处水事违法行为117起,摧毁采砂船3条,有力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着力强化水土保持监管。组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市级专家库,同步出台评审办法。今年以来,市本级共审批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4个,开发区区域评估报告1个,接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备案4个,相关信息全部及时录入全国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确保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有效落实。

市水利局对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项目,实施台账管理、动态监控和月调度机制,全链条精准掌握工作进度、阶段成效。目前,各个实事项目,正在按序时进度推进。下一步,将按照既定节点要求,逐一现场组织验收,直接听取群众意见,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宿迁检察机关:用足用好检察职能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检察机关结合检察职能,进一步找准检察机关服务民生福祉的切入点、落脚点,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通过“检察惠民实事”项目办实事、解民忧,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检察惠民成果,取得初步成效。

一、开门听意见,体察民情更加用心。两级院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教育整顿相结合,通过举办检察开放日、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社区群众、律师代表的意见建议。市院走访全国人大代表、省市级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和涉案对象、律师以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征意见建议68条。沭阳县院、宿城区院分别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代表委员、律师、企业家、律师等参会,当面听取意见建议。泗阳县院开展学党史践初心“四个一”实践活动,通过党课下乡、结对帮学、助力春耕、联村植绿的形式深入群众,面对面听取人民群众意见37条。泗洪县院通过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发布征求意见公告,并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来院座谈,线上线下征集意见20余条。宿豫区院在千鸟园广场开展“倾听诉求、为民服务”检察宣传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0人次,发放检察宣册和检民联系卡200余份,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征求意见100余人次。

二、项目化推进,检察方案更加具体。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全市检察机关着眼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32个,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同时,将32个项目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持续抓牢,逐一制定工作计划,列好清单、压实责任,实行挂图作战、逐一销号。其中,市检察院制定刑事和解、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工作、检察官约见系统等检察惠民项目14个,由院领导重点督办8个项目,自上而下“总动员”, 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三、聚焦烦心事,持续守护社会公益。全市两级院建立乡贤公益诉讼观察员制度,借助乡贤贴近群众、熟悉基层、参与公共事务热情高的优势,收集窨井盖破损、安置房质量、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等线索50余件,办理了一批公益诉讼案件。联合市生态环境局、水利局、河长制办公室建立“河湖长+检察长”“断面长+检察长”“点位长+检察长”的检察公益诉讼“1+3”工作模式,共同推进污染防治,满足人民群众对蓝天碧水净土的期盼。沭阳县院办理了全国首例未成年人文身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获国家级和省级媒体纷纷报道,网络点击量达到1500万次,央视13套“法治在线”专题报道,最高检张军检察长关注并肯定。案件办理之后,推动开展未成年人文身领域专项治理,促成建立风险提示、身份审核等制度,排查文身馆20家,发放法律风险提示函200余份。

四、优化检察服务,努力提升司法温度。坚守为民初心,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工作能力,把每一起群众关心的事都当成“天大的事”办好。关注民营经济发展,市院出台系列指导性文件,办案中践行“少捕慎诉少押”理念,开展涉企“挂案”清理,为14家企业摘掉犯罪嫌疑单位帽子,助力经济健康规范发展。坚持不懈抓好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3月份以来,两级院通过“信、访、网、电”等渠道接收信访件348件,回复率100%。健全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司法保护机制,全市共建成4个集询问、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对未成年人被害人开展救助7人,帮助重返学校22人次,协助开展生活安置、帮助落实医疗康复、开展心理疏导等141人次。市区联动建设涵盖海量数据的民营企业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探索涉民营经济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期间宽松化管理,最大限度释放司法善意,保证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建立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以宿城区检察院为试点,联合司法、民政等部门召开“1+N”国家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工作联席会议,会签相关实施意见,为国家司法救助对象提供低保、教育、医疗等综合性救助。

人民利益无小事。接下来,全市检察机关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继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在司法办案和检察监督中不断优化检察为民惠民服务供给,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具体案件办理中、落实到鲜活的事例上,以检察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和认可,推动检察工作在司法为民中更好地守初心、担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