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我市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二)

发布日期: 2021-06-15 来源:访问量:【字体:

各位媒体记者:

大家好!欢迎参加“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参加新闻发布会有:中新社、新华日报、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宿迁日报、宿迁晚报、宿迁电视台、宿迁市人民广播电台、宿迁网、西楚网的媒体记者

发布会邀请的嘉宾是: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钱向辉同志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先平同志市工信局一级调研员张宝林同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龙同志,我是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熊磊。

本次发布会共两项内容,一是请各位嘉宾发布本单位“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创新做法、积极成效等相关情况,二是记者提问。

首先,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钱向辉同志发布市行政审批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关情况。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进展

市行政审批局

各位媒体朋友: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行政审批局通过系统思维、集成服务、示范引领推动政务管理模式创新,在“即办、代办、智办、联办、督办、能办”六个重点领域全面推进政务服务集成改革,全力打造“宿迁速办”区域政务服务公共品牌,持续提升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一是聚焦“宿迁即办”,推行群众最多跑一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入手,梳理六大类权力1400余项事项清单,协调权力机关和审批窗口,将即办件办理时限再精准分类为0.5小时、1小时和3小时,让行政相对人最多跑一次完成办件。如:医师执业注册,通过医师执业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实行线上线下并行审批,办理用时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提速至当前3分钟当场办结。

二是聚焦“宿迁代办”,推行兜底式政务服务。对改革创新导致审批事项的审批流程、申报材料等发生变化,而增加企业群众负担的事项,一律纳入“代办”范畴,由相关审批服务部门承担,让企业群众普惠享受兜底政务服务。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对通过“全链通”平台办理企业开办“一件事”的企业,免费提供6个月纳税“零申报”服务,解决部分领取营业执照后暂未经营的企业,需要额外按月纳税申报的难题,目前已代办“零申报”企业223户,企业开办全流程常态化实现0.5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是聚焦“宿迁智办”,推行智慧政务无感办事。依托移动终端用户支付宝、微信等门户入口,通过发挥大数据交换平台、超级管理员工作室政务信息有序共享功能,重构高频事项办件情形引导,向一张网的自然人、法人空间推送相关证照材料,实现行政相对人由“依申请办件”向“依提醒办件”转变。如:泗阳推行“倒置审批”,通过企业注册信息比对,主动预约上门时间,企业只需提交信用承诺和相关材料,就可当场发放经营许可证。截至目前,已在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取水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9个事项进行试点,共主动提醒企业56家,办理17件,办理时限压缩90%以上。宿豫开发“企快快”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批量注册,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已集群注册个体户2万余户,入驻商务秘书公司20余家。

四是聚焦“宿迁联办”,推行“互联网+(政务)协同”机制。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和“市民热线”,形成政务协同事项库、政府部门职能库和审批监管人员名单,搭建全市统一的政务协同平台,实现精准协同办件,让企业群众不再“多头跑”“来回跑”。如:推行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一件事”改革,通过系统自动比对,计算可提取金额,直接调用住建部资金结算平台,提取资金实现秒级到账,全市已有7万余名缴存职工受益。宿豫探索营运车辆转籍过户全国通办新模式,与山东梁山签署战略协议,由工作人员直接沟通,无需企业群众来回奔波,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小时。

五是聚焦“宿迁能办”,推行可复制的政务改革红利。对标省内外营商环境最优城市、最优事项、最优案例,积极探索在宿迁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中先行认领、先行试点、先行复制、先行推广,让宿迁老百姓及时分享省内外“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建设政务服务红利。如:苏宿园区的“交房即发证”,就是借鉴徐州市做法,开发“线上苏小登”服务平台,群众在交房后可以随时通过“线上苏小登”服务平台线上预约“交房即发证”,线下到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厅核验,享受到实时领证的服务模式。

六是聚焦“宿迁督办”,推行再协同再监管再监督。让行政相对人对办件服务可感知、可追溯、可评价。通过短信通知、网上查询、信息推送等方式,实现办件信息实时查询,让企业群众及时了解办件进展,促进社会监督。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建立超时“红黄牌”制度,自动提醒、全程监督审批服务全流程。通过超级管理员工作室对专网办件实行电子政务监察,促进审批流程的持续优化。建立政务服务大厅线上线下“不好办”窗口,通过“好差评”、12345热线、监督投诉电话等多个渠道,主动征集企业和群众意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下面,市发改委副主任李先平同志发布市发改委“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关情况  

“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提纲

市发展改革委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发展改革委立足部门职能,恪守初心使命厚植为民情怀,深入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编排实施17项具体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让人民群众看到新的变化、得到更多实惠。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委部分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情况:

一、践行“三个之前”,在服务保障项目上加力度

一是帮办服务实现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全覆盖。去年,我们建立百亿级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推进联席会议制度,按照“三个之前”工作要求,重点保障、全力推进桐昆差别化纤维、恒力功能性纤维、逸达新材料等10个百亿级项目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我们相继出台《2021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计划》、《宿迁市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保障百亿级重特大项目的基础上,把“三个之前”工作要求拓展至所有市级以上重大项目,更加精准帮办服务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快速落地、建设、达产。二是完善新机制形成项目推进全过程的闭环式管理。立足“动得早、贴得紧、帮得好”的工作目标,对项目推进中亟需协调解决的问题事项进行梳理,并向市直职能部门和项目所在地“双向启动”事项办理工作,要求责任单位承诺办结时限,对重大紧急问题下达督办(交办)单,问题解决后及时形成报结单,形成“启动、承诺、督办、报结”的问题事项解决闭环机制。三是力争项目建设问题事项高效率解决。定期梳理省、市级重大项目问题清单,根据有关责任部门和单位的承诺内容和承诺时限,全流程跟踪调度,及时掌握问题事项的办理情况和进度,项目重点问题事项的办理情况,联动嵌入行政审批部门的政务服务协同平台,加强过程跟踪监督;问题事项办理成效纳入各地、各部门营商环境建设考核加减分项;同时,与市作风办加强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对项目提请问题事项,推诿扯皮、延误办理的,作为典型案例予以通报。今年以来,帮助协调解决了恒力功能性纤维项目的尾水管线施工、土地挂牌调整,盛虹新材料项目顺岸式港口码头审批等前期手续办理问题;帮助协调解决了桐昆差别化纤维、龙恒新能源、天合光能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土地、用能、排放等要素保障问题,助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二、打造“五心”品牌,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抓深度

一是公开承诺服务事项,全程评价提升质效。今年58日,由我委牵头起草的《宿迁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五心服务承诺清单》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印发,围绕市场主体关注的重点、难点和堵点,以投资顺心、服务贴心、创业安心、发展放心、生活舒心五心标准,向社会公开承诺100条服务事项每一条事项明确了具体责任部门,条目清晰,目标可视,效果可感。我们将定期对推进和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和评估,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提升工作质量,努力推动宿迁营商环境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二是制定落实三张清单,推动“信用有价”落地生根。编制信用信息和产品应用清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措施清单联合惩戒措施清单,提出推广应用4类信用承诺,在28个部门111个事项中实施信用核查,在8个部门11个事项中应用第三方信用报告,在29个部门46个行业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7类重点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三张清单明确了信用监管事权和边界,通过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分类管理、事后联合惩戒等方式,让守信者降成本、减压力,让失信者付代价、增压力,让部门监管更加精准高效,让“信用有价”成为全民共识三是精准施策,动态保持要素价格全省最低。准许成本+合理收益为核心,建立完善水气热等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定价成本和上游价格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工商服务业用水用气用热价格,增强价格反应成本和市场供求的灵活性,始终保持价格水平全省最低,切实降低企业用能成本。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降低企业用能成本3.37亿元,同比增长45%

三、突出可视可感,在保障基本民生上有温度。

一是从细从实推进“六补六提”百件民生实事,确保不开天窗、不拖后腿。坚持月调度和季通报相结合,严格落实“每月调度、按季通报”工作机制,紧盯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进度,加大过程跟踪,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高效推进;坚持实地督查和书面督办相结合,在开展“四不两直”现场督查的同时,针对进展滞后的项目,逐一下达项目建设督办单,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坚持牵头协调和部门联动相结合,统筹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行政审批等部门提供及时精准高效服务,为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保驾护航。1-5月份,我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进展良好,已累计完成投资57.90亿元,占上半年计划投资的91.2%二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制定出台幼儿园保育教育费政府指导价政策按照《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今年5月,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幼儿园保育教育费管理的通知》,率先在全省建立与学前教育五年规划相适应的政府指导价动态评估调整机制,以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幼有所育。公布市区公办园基准价为:省优质园500/幼儿.月,市优质园360/幼儿.月,合格园240/幼儿.月;普惠性民办园基准价为:省优质园540/幼儿.月,市优质园510/幼儿.月,合格园410/幼儿.月。全额拨款公办园不得上浮,下浮不限;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上浮最高不超过30%,下浮不限。三是超前做好民生保障物资调度和储备,统一建库、多措并举。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大力推进全市物资储备体系建设,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今年,我们启动了市物资储备库维修改造工程,该库占地87亩、建筑面积9720平米,改造完成后可统一储存市级各类通用性物资。截至目前,各类相关物资储备充足,粮食、食用油、猪肉可供应市区城镇人口消费分别达90天、15天、7天;储备包括帐篷、棉被、棉衣、毛毯、折叠床等在内的通用性救灾物资19种共36214/套,可满足一次紧急安置1万人需求;储备包括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面屏等在内疫情防护物资共24100多万件,按疫情以来最高日消耗量计算,预计可保障30天以上。

下面,请工信局一级调研员张宝林同志发布市工信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关情况。

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通稿

市工信局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按照中央、省和市的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第一时间进行传达学习并部署安排,第一时间制定《实施方案》,突出抓好三个课堂,明确并落实七个一创新学习举措,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区建设、与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与全面落实2021年全年工信目标任务、与服务企业服务发展、与进一步优化机关作风充分相结合起来,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并初步实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良好效果。全局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机关作风更实,党员干部担当意识更强,改革创新激情更高,服务企业发展的成效更加突出。

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省市提出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相关要求,落实到市工信局,就是要重点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所以,我坚持把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学习党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努力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实效,全面铺开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一是排定为企办实事项目。围绕我为企业解难题,我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本着切口小、抓重点的原则,全局每位党员干部提出2个及以上务实可行的我为企业解难题项目并明确目标效果,重点聚焦产业链培育、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政策沟通新机制探索、企业家素质提升等方面,切实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增强企业获得感。目前首批梳理出的79个项目全面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多途径多方式主动了解企业发展的困难并收集整理。主要通过网络收集、正常调度并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发现问题。至目前,共收集企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110多个,通过现场办理、集中会办、跟踪督办等措施,共解决问题90多个,其他10多个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之中。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中,重点突出“五聚焦五解决”。

一、聚焦创新产业培育新机制,解产业集群集聚不够问题。去年底,在系统总结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敏锐发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的产业基础弱、规模小、层次低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去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问题导向,在认真谋划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产业培育机制,重点做了四件事。一是完成了顶层设计。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上级规划导向,将产业体系调整为机电装备、光伏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纺织、绿色家居、新材料六个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X个先导产业6+3+X新型产业体系,作为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体系的重点方向。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产业链培育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意见》,重点培育酿造(酒)、晶硅光伏、膜材料、化纤等20条重点产业链。建立市领导挂钩联系、培育专班保障推进重点产业链制度,每条产业链由两名市领导挂钩联系,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共涉及市领导27位,市直部门7个。二是扎实推进培育机制建设。积极履行产业链培育工作的牵头抓总职责,推动20条产业链建立联席会议制度7个产业链培育牵头部门成立培育专班制定培育工作方案,明确培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组织机制、工作计划和保障措施,全面落实每条产业链建立一个联席会议、确定一位首席专家培育一批支撑机构十个一工作机制。创新建设开放式、工具化、全天候产业大脑,为领导决策、精准招商、企业培育提供数据支撑和更优服务三是加强配套政策的支撑。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系统化研究、清单化管理、常态化推进和全链条服务、全过程帮办、全方位推进的三化”“三全的具体要求,研究制定专家智库参与、问题会办、年度考核、清单管理等四项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强保障,明确计划、形成合力。1-4月份,全市“6+3”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020亿元、增长50.3%20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值935.1亿元、增长49.6%

二、聚焦持续擦亮企业培育宿迁品牌,解企业质态不高、规模不大问题。2015年以来,我先后实施了“511”“521”工程。今年初,又出台了《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面实施“5321”工程围绕千亿领航、百亿壮大、十亿升级、小微成长的思路,深入实施规模发展、技术改造、创新驱动、数字转型、平台支撑五大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各类企业培育库。围绕五大提升行动,全面深入调研摸排,分别建立企业跨档升级、兼并重组、设备投资超万元技改项目股改上市后备企业、星级上云企业、两化融合贯标等各类企业(项目)培育库23个,为各项培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强化调度推进。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推进方案,按照项目化推进、节点化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责任、落实举措,推动各项任务有步骤、按节点、高质量完成。定期汇总梳理各各条线工作推进成效,集中研究分析培育进展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培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三是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强化统筹调度,加大调度频率,切实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实施进度1-5月份300个设备投资超万元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44.2亿元调度实施的60个企业智能化改造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6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5.5%。认真做好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工作,81户企业列入2021年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计划通过省级以上新技术新产品认定144项,完成年度目标的72%其中阿尔法药业2个产品、福瑞康泰1个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三、聚焦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解工业和信息化融合不高问题。我市产业以传统产业为主,比超过80%,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兴起,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企业加快融入信息化发展大潮迫在眉睫在调研企业过程中,企业也充满了期待和诉求今年以来,我围绕两化融合工作,重点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强化政策设计。出台《推进全市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龙头带动、百企智造、千企上云、万企联网工程,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努力提高企业互联网化水平和制造智能化水平,塑造宿迁工业竞争新优势。二是强化现场推动。组织纺织服装、家居制造、酿酒食品、化工等产业企业到重点龙头企业现场观摩数字化转型情况,推动致景科技、忽米工业互联网等专业服务机构与企业开展合作,提供企业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为企找准找实数字化转型路径。至目前,已推荐21户企业申报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新增三星级以上上云企业218户,78个数字化改造重点项目库计划总投资2.34亿元。三是强化技术引领。深化 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新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促进新兴技术与平台集成应用,实现与行业知识、工业模型等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围绕20条重点产业链探索并培育新技术在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智能排产、安全可信等细分场景的融合应用。

四、聚焦企业生产安全,解涉及行业本质安全水平不高问题。我局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安排,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深化专项整治,切实加强源头治理,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安全事故底线。一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成立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年度工作要点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修订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办法,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挂钩联系机制,高频多维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今年1-5月,开展局领导班子带队挂钩县区安全检查27次,检查企业93户,排查隐患122个。二是稳步推进化工行业安全整治制定出台《2021年全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重点任务及进度安排》,在去年关闭退出13户企业的基础上,重点推动62户企业按照省“百日攻坚行动”评估论证要求进行“一企一策”整改。5月底,今年计划关闭退出5户企业中,已实现关停和拆除主要设备,11户停产整改企业45户限期整改企业已基本完成整改任务1户搬迁重组企业正在进行重组意向洽谈。推动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申报省化工园区。三是深入开展木材加工和家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专项整治。牵头在全市开展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工作制订出台年度转型升级工作计划、验收办法,开展期数字转型提升和绿色制造培训,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检查督导,对发现问题进行现场交办并下达交办单。1-5 月,全市完成提升改造企业177 户、兼并重组企业40 户、搬迁入园企业 18

五、聚焦帮办服务提质增效,解为企服务不精准问题。工信部门作为企业的娘家人,为企保驾复航、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是工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围绕企业帮办服务,去年我局建立了政企沟通新机制目前正在推动机制的具体落实。一是建立领导部门的挂钩帮办联系制度。今年初,我局制定出台《市级领导和部门(单位)常态化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方案》,明确27位市领导和114个市级部门(单位)联系服务382户重点企业,明确提出市各部门和单位按照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原则,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和问题诉求,主动做好帮办服务。二是建立企业参与政策制定制度在制定“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链培育、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等重点政策文件时,主动向企业家问计求策,通过召开企业座谈会、实地调研等方式,充分听取企业家意见。在政策实施后,深入细致做好宣传解读工作,扩大政策知晓度,主动接受企业家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推动政策落实到位。三是搭建为企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为企服务云平台,依托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与各部门业务平台互联互通,集成各类涉企服务事项,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诉求反馈、供需对接、服务超市、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实现全市涉企服务一网通办四是积极破解企业发展问题。为快速响应企业问题诉求,更好地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今年以来,我局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调研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渠道,常态化及时收集全市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诉求,今年47通过会办会对企业反映的16个用工及人才保障问题进行专题会办。加大政策解读力度,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举办专题政策宣讲、举办国家省项目申报会、编印政策摘编等措施,进一步加深企业对相关政策的精准理解,提升政策知晓度,引导工业企业用好用足政策。同时通过平台统标互认、建立绿色账本创新举措更加有效地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贯彻好“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政治要求继续把“我为企业解难题”实践活动贯穿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急难愁盼”, 持续营造服务企业发展良好氛围。以培育产业新作为、助企发展新成果、聚合力量新突破、队伍素质新提升的崭新成效,奋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突破,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下面,请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吴龙同志发布市场监督管理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关情况。

市市场监管局“我为群众办实事”

新闻发布会材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抓手,把群众所需、所急、所盼作为关注重点,梳理6大类30项实事项目,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牵头推进、处室单位主动作为,真正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作为检验市场监管工作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下面重点围绕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学校食堂食材“阳光直采”、预付卡信息公示监管平台建设工作进行重点介绍:

一、学校食堂食材“阳光直采”工作

校园食品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外地学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的学校食品把关不严,搞利益输送,一些未经检验合格食品轻易进入学校食堂;有的配送单位没有起码的质量控制措施,冷藏食品用普通车辆配送,甚至一个无证无照的人,用一辆脚蹬三轮车就可以向学校配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校园食品安全、损害了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基于这些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在市纪委监委直接推动下,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等部门,按照“统一审核、线上采购、阳光配送、资金托管、全程管控、信用管理”的思路,开发建设了学校食堂食材“阳光直采”信息化管理平台,并从去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市690余家学校食堂推广使用,35家机关单位食堂和社会餐饮单位主动申请使用。截至6月9日,学校食堂有效订单27.22万余笔,交易金额12.86亿元。

通过平台,我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把平台运行主体交由国有公司以市场化方式运作,规定所有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和校园食材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种养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加工小作坊)、食品配送单位,都可以进入平台,明确了配送单位建设标准、食材质量标准,夯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在市场准入环节就堵住了低水平企业、劣质食材进入通道,由哪些企业供应食材、提供什么样的食材,由过去学校和企业私下说了算,改变为现在按公开标准多重审核确定,全市配送企业由过去的1000余家压缩至目前的178家,企业由托关系找市场改变为抓质量赢市场。

通过平台,学校食堂使用校园直采模块,根据配送企业的经营品种、信用等级、配送距离等信息比选、下单。食材配送后,学校运用统一配发的溯源智能电子秤验收核磅、数据自动上传,减少了人工干预。目前,平台与省教育厅的“阳光食堂”平台实现数据实时对接。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建立了食品安全责任管理体系,由过去动辄安排七八人采购、靠眼看手摸验货、手工录入信息,改变为电子化、可溯源管理,同时也有效压缩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寻租空间,由过去选企业改变为选价格、选信用、选服务。

通过平台,我们明确了市场监管、教育、发改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工作责任,形成了工作清单。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监测手段,基本实现了对食材配送单位和学校食堂全过程、嵌入式监管,破解了过去基层市场监管想监管没有手段、相关部门有职责找不到抓手的矛盾。平台运行以来,先后监测食品检测结果33万条,筛查处置问题食品5000余例,90余家配送企业因标准下降或制度落实不到位被暂停或取消配送资格。近期,我们组织对平台食材抽检106个批次、合格率达到100%,高于平台以外的食品抽检1.8个百分点。

通过平台,家长使用手机扫码,可随时查看学校食堂采购、加工等信息,参与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同时,运用“一校一码”收缴模式,家长直接将伙食费缴存到银行专用账户,由银行负责代收代支、闭环结算、集中监管,避免伙食费被挪用、挤占。配送企业购买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险公司除了对不合格食品及事故赔偿外,还会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对投保配送单位进行日常风险检查评估,提醒督促配送单位及时改进安全防范措施,有效化解了食品安全风险。通过广泛参与和多方共治,学校、学生和家长对校园食品安全满意度大幅提升。

通过制度与技术双向发力,有效压实、落实各方责任,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也确保学生餐费资金安全、相关人员廉洁安全。

当前和下一步,我们将会同平台公司持续加大线上监测和线下检查力度,严查重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和保障能力,切实守牢校园食材的安全关口。同时,为防止平台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个别配送单位与学校之间单线联系的情况出现,我们已完成盲采模块的开发,目前,正在主城区部分学校和配送企业开展测试工作,综合配送企业的信用等级、食材价格、配送能力等信息,通过大数据统计、智能排序和平台匹配等措施,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不见面、无接触”采购模式,让阳光直采更加阳光透明、廉洁高效。

二、宿迁市预付卡信息公示监管平台

近几年,我市经常出现预付卡消费纠纷,主要有商品与服务质量与承诺内容不符、不能按时兑现承诺,甚至出现商家跑路现象。为有效破解预付卡监管难题,我局通过广泛调研开启了“宿迁市预付卡信息公示监管平台”研发建设工作,旨在通过该平台公示发放预付卡经营者的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等信息,为消费者理智选择、购买预付卡提供参考,也为消费者维权提供证据支持。

目前,该平台一期建设已完成,已能实现包括经营者信息公示、经营场所使用期限信息、投诉举报数量、行政处罚、消费预警、网签合同、一键维权、导航功能、资金监管、证据链留存等功能。该平台正在宿迁宝龙城市广场、宿豫万达广场及泗阳中央商场等商业综合体试点推广使用有近200家发行预付卡的经营者入驻平台,涉及行业包含超市、餐饮、健身、教育、娱乐、服装、家居等行业。下一步,我局将采取网格化工作模式,市县联动,通过广泛宣传、正面引导、上门服务等措施,积极引导经营者使用该平台。同时,积极发挥市消费者协会、放心消费创建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作用,围绕预付卡纠纷易发领域,在商务、教育、文化和旅游、卫生健康、体育等行业进行分类推广。

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媒体记者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了实现“宿迁速办”目标,你们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在完成上级规定的“一件事”、“证照分离”、工程建设项目等改革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创新超级管理员、“一业一证”、政务协同改革等宿迁特色,保障“宿迁速办”目标顺利实现,切实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

一是率先实行超级管理员工作室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改革。建成超级管理员工作室,建设可信电子证照平台,深度开发超级管理员系统,汇聚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各政务信息系统等多方数据资源,打通数据传输渠道,解决政务数据归集、应用、共享中遇到的信息孤岛和无序共享难题。目前,梳理出101个共享数据清单,开设了67个数据账号,涉及23个部门31个系统,已为公积金贷款和提取核查婚姻状况22次,为卫健委公共卫生许可证、城管局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审批局药品经营许可等事项核验营业执照62次,为实现“三减”夯实基础。此外,还选取宿城区先行推广,确定9个场景,将廉租房“一件事”作为超级管理员数据共享应用的重点试点。

创新实践“一业一证”探索行业综合许可证。采取照后减证、一业一证、先证后核、优化服务4种方式推动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落实“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信用承诺简化审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事项告知承诺制,探索“一业一证”改革,实现市场准入领域生产经营事项“统筹办、集成办、一窗办、就近办”。目前,泗阳、泗洪、洋河等地已在药店、餐馆等领域试行综合许可证。

三是着力探索审批衔接、审管联动的“互联网+(政务)协同”改革。依托政务服务“一张网”和“市民热线”平台建立“审批衔接、审管联动”事项协同模式,实现市县(区)、功能区全覆盖,形成“两库一单”(即事项清单库、职能库、发起人员和协同人员名单),拟围绕“证照分离”、“多评合一”、“多规合一”、“联合验收”、联合检查、“一件事”、审批分离和审管分离等事项,借助协同平台建立有效“双推送双回路”机制,真正实现“线上联网、线下联动”。

:“宿迁免费办”服务品牌也是优化营商环境、便民惠民的一项重要举措,能不能简单介绍下相关情况?

答: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我委牵头研究制定“免费办”系列政策,着力创响“宿迁免费办”特有服务品牌,持续打造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进一步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截至目前,四个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分别是工业企业、小微企业注册和建设阶段行政事业性零收费、政府定价管理经营服务性收费零收费;不动产登记免费;政府投资举办的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平台、土地使用权交易平台、矿业权交易平台全免费;有线电视初装费、政府新改造的老旧小区普通居民住宅管道天然气建设费全免费。此外,部分行政管理、政务服务和公用事业事项也实现了免费,包括税务部门免费提供涉税办理税控设备系统;政务服务和部门办公场所便民服务基本实现免费;用户开通水、电、气、热、有线电视、通信服务不交开户费、工本费;用户申请水、电、有线电视等过户、复验复装、复水复电等服务不收费等等。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和落实免费办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学校食堂食材采购关乎学生“舌尖上的安全”,是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发改部门作为“阳光配送”的重要责任部门,做了哪些工作?

答:为保障食品采供链条更阳光透明、更安全高效,我市创新推行学校食堂食材阳光采购全链监管新模式,市发展改革委负责对配送单位配送的食品价格及时进行监测干预一是在市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8家农贸市场作为学校食堂食材配送价格采集点;二是针对学生饮食的特殊性确立6大类87个农副产品作为具体采价品种;三是安排2名专职采价员每日(节假日除外)以现场采集食材价格数据的方式进行实时采集;四是每日上午11点前将中心城区当日统计的87个农副产品零售均价传送至市场监督管理局“阳光配送”平台。截止2021611日,点对点传输8966条主副食品零售均价实时数据,保障了学校食堂食材采购价格平稳可控、阳光透明。

市工信局创新建立了局领导挂钩联系县区和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制度,不断提升为企服务水平。请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近年来,市工信局把挂钩联系县区、联系重大工业投资项目、联系企业安全生产作为履职尽责、为企服务的重要抓手,形成专项制度并严格推进落实。建立三项挂钩联系制度,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每位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工作责任;积极构建总体部署、块线共同推进落实的工作格局;并通过直接联系,及时了解企业所想所需所盼,并快速处理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收到了良好效果。主要情况和做法是:

一是建立组织体系,保证挂钩联系工作有效开展分别成立了市工信局领导班子联系县区、联系重大工业投资项目(2020年挂钩服务总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1个、2021年共24个项目)、联系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处室负责人任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分设在局运行监测协调处、投资与技术创新处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处,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挂钩服务各项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向局党组会汇报各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

二是落实联系机制,及时掌握动态加强研判分析挂钩联系制度,主要实行一月一联系、一月一分析、一月一报告。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县区或功能区,按月带领分管处室同志到县区或功能区开展工业运行调度、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安全生产检查、产业链培育、以及企业问题收集等工作。同时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与过程督查。每次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到所联系县区开展工作后,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由各组联系人及时填报产业发展与企业运行主要问题情况表、《市工信局挂钩服务重大工业项目推进工作情况表》、《安全生产督促检查问题隐患排查统计表》等。今年以来,全市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有效推进,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截止4月底,2021年的24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已经开工18个,开工率73%1-4月份完成投资119.7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开票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一直居于全省前列。

三是加强跟踪服务,推进各类问题有效解决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检查出的70多个问题,按照即查即办要求,能现场协调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实行挂牌销号方式推进落实,70多个问题在1个月内基本上都得到解决。对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建设中的22个突出问题,实行职责范围内的及时办理解决,涉及其他部门的主动协调化解,并加强后续跟踪产业发展和企业生产运行等方面的共443个问题,采取分类梳理,会办交办、重点督办等措施推进问题的有效解决,需提市领导会办解决的重大问题及时报市委市政府,确保每一个问题都得到有效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制度,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质效,更加精准、高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助推企业转型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问:据我们了解,目前全国各地学校食堂食材供应模式很多,请问市场监管局的领导,宿迁学校食堂食材“阳光直采”模式有哪些特点呢?

去年上半年,围绕“阳光直采”平台建设,我们先后到上海、浙江、苏州无锡等地考察学习,各地学校食堂食材的供应模式不尽相同,有的是教育部门招标采购,有的是学校内部招标,有的是政府统一保障,有的是网上定期竞标。这些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不阳光透明、市场竞争不充分、食材质量安全难保障、伙食费管理有漏洞等问题。宿迁“阳光直采”模式,由具有丰富电商运营经验的宿迁电商产业园下属国有公司这一专业团队管理,借用京东商城模式开发,把商业思维与监管理念有机融合,既适用于学校、机关、企业,也可应用于市内市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开放性和兼容性。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解决了食材质量安全、学生伙食费管理安全、相关人员廉洁安全三大安全问题,也实现了企业税费应缴尽缴,学生的伙食不仅比以前好了,而且上学期平台上还结余了一定的伙食费,有效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部门采取什么措施帮助经营者入住平台?

答:一是收集辖区内发行预付卡的商户信息,汇总后由平台管理员将相关信息导入平台生成制作二维码及操作手册

二是将二维码张贴到对应的经营者经营场所入口处、收银台等显著位置),指导经营者登录并完善相关信息。

三是平台运营以公示、监管服务并行为原则,我局在对企业信息进行公示的同时不仅要做好监管,还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对信用良好的经营者,我局会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放心消费先进(示范)单位培育、信用评价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主动开通并使用预付卡资金银行专门账户的经营者,我们会与有关银行进行会商,为他们提供收款免手续费、低手续费、低息贷款产品等服务

好,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发布会就进行到这里,记者们有感兴趣的问题,会后可与相关部门联系进行采访,本次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参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