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深入开展,沭阳县积极探索青少年普法教育“全周期”管理,围绕组织保障、普法形式、宣传格局和品牌特色,着力提高青少年普法宣传的系统性、科学性。
一是健全组织保障,夯实普法教育“根基”。着力将法治宣传教育向全县各中小学校延伸,加强部门协作,实行由法宣办统筹,学校、部门及社会志愿者队伍协同普法新模式,由学校上报“普法预约单”,普法成员单位及志愿者队伍上报“普法课程目录单”,组织巡讲团进行法治宣讲,确保普法需求与普法宣传有序衔接、连轴运转。为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的同时,将全县律师事务所律师作为全县中小学校的“法治辅导员”,并制定“法治进学校”指导性目录,建立律所和各中小学校联系点制度。设计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的课程,在开展法治教育课的同时进行同步录像,制作视频课程,拓展法治教育的网络教学阵地。
二是创新普法形式,强壮普法教育“枝干”。利用各学期家长会、交流会等时机举办“法治家长会”,出具“未成年人法律风险”告家长书,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普法宣传融入“法律七进”中,大力开展法律进家庭活动,通过强化家长的法治意识把好青少年尊法守法的源头。创新体验式普法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演示,定期组织学生到法治文化公园、青少年法治关爱体验基地、崇孝苑等法治阵地进行课外拓展等形式,加强课堂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结合,让青少年对法律有更直接的认识和体验,更好地树立他们的法治信仰。今年以来,通过各种普法形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40余场,收到了良好成效。
三是优化宣传格局,舒展普法教育“新叶”。推行“三单合一”制度,打破传统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型单一格局,协同部门及社会力量,打造多元主体齐抓共管的普法格局。以“维权、预防、教育”为主要目标,多部门联合为权益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并开展相应的法治宣传,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紧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对小学低年级、高年级,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分别设置不同的法治教育目标。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接受程度和应该具备的法律素养,给出不同的法治教育建议内容,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个性化、精细化。
四是挖掘品牌特色,绽放普法教育“硕果”。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丰富法治教育形式,积极挖掘普法品牌特色,以“新”字为主线,不断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载体,通过模拟法庭,完全参照法庭审判程序,让学生担任“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原告”“被告”等角色。法庭上,真实的现场增强了法治教育的引导性、互动性和趣味性。通过融入校园黑板报、法治主题班会、法治征文、法治讲座等清新明快、适合青少年群体的宣传形式,创作出一批以“民法典与生活同行”“宪法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剪纸、团扇、漫画、手绘花盆等法治文创作品,共征集相关法治作品102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