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在打造‘重要阵地’中彰显宿迁担当”系列报道
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催生孕育新质生产力

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催生孕育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 2024-06-12 来源:宿迁网访问量:【字体:

编者按“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重大使命和目标定位。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在打造“重要阵地”中彰显宿迁担当。这一鲜明要求迅速转化为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鼓足干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火热实践。即日起,本报推出“在打造‘重要阵地’中彰显宿迁担当”系列报道,全面报道全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干举措。敬请关注。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承载主体。市委六届八次全会要求,坚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各地、各部门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立足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传统产业“存量焕新”、推动新兴产业“增量壮大”、抓好未来产业“变量突破”,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来催生孕育新质生产力。

“宿豫区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力打造全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为全省建设‘重要阵地’多作宿豫贡献。”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殷其国说,宿豫区将把握好“立与破”“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三个方面关系,统筹抓好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完善壮大产业体系”就是重中之重。

殷其国表示,宿豫区正按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思路,突出强链补链延链,持续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3+3+X”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三年行动,加快推动建材、化工等产业设备更新、技术迭代、产品升级,支持食品加工、服装家纺等优质企业高端化、品牌化发展,努力让传统产业“发新芽”;落实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行动,着力做大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规模,实现产业链式集聚和重点突破,努力让新兴产业“长成林”;瞄准氢能、新型储能等重点领域,加快恒安储能、巨安储能、奇纳氢能等在手项目落地建设,加速时代储能等企业产能释放,努力让未来产业“快生根”。

在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民富看来,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对江苏发展明确了“4+1”重大任务,核心要义就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一步一个脚印加以推进。”李民富告诉记者,市工信局正按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的决策部署,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用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实际行动展现工信担当。

具体来说,全市工信部门正聚力壮大规模总量,围绕“615”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推动高端纺织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分类开展精准培育,加快打造“百亿企业、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三大企业方阵,确保年内新增销售超百亿元企业1户、创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0户。聚力提升发展质量,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大行动,组织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绿色化改造,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态,确保全年新增星级上云企业200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实施设备更新项目200个。聚力优化发展环境,健全畅通政企常态化交流沟通机制,完善“专员帮办、部门靠前帮办、领导挂钩帮办”三级服务体系,落实好国家和省市各类惠企政策,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宿城经济开发区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时代课题的深邃考量,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中找准开发区的坐标和定位,全力以赴推进产业培育、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努力为宿城区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多挑担子、多作贡献。”宿城区委常委、宿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秦永辉说。

记者了解到,宿城经济开发区主动对标对表市委决策部署,正全力强化链式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在产业培育上走在前。聚焦做大产业“龙头”,着力推动中材玻纤、乐凯光电、乔那科、天朔医疗等企业裂变成长,打造引领产业发展的行业巨头。聚焦做强产业“链条”,实施精准招商、精准培育,加快产业集群集聚。高端纺织产业积极拓展研发设计、品牌塑造等高附加值环节;激光光电产业全力冲刺“百家企业、百亿产值”目标;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精准发力半导体、新材料、数字经济等龙头企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建圈强链步伐。聚焦提升产业开放度,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交流对接,支持菲莱特电子、中新新材料、光大三期等项目建设,扩大外资使用规模,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们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正通过有序延链、补链、强链,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千方百计壮大工业总量、提升发展质量。”沭阳县贤官镇党委书记王博告诉记者,该镇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在做大总量方面纵深推进“隔墙配套”,发挥板材产业集聚优势,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围绕提升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打造“企业‘上下游、产供销、大中小、内外贸’不出贤官就能配套”的产业生态链;在做优质量方面实施“百企技改”工程,组织智能装备供需对接会,邀请国内外一流木材加工智能装备制造商到贤官镇推介行业顶级智能装备和技术,鼓励企业改造提升现有安全、环保设施,实现全方位提升;在做强存量方面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对现有企业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思路,采取土地收储、兼并重组、清理“散、乱、污”企业等方式开展低效用地盘活,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企业腾笼换鸟、转型发展。

宿迁各地、各部门正把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树牢大局观念,“一盘棋”发展壮大6个产业集群和15条重点产业链,加快构建“615”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江苏打造“重要阵地”增光添彩。(记者 高云龙 实习生 陈春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